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行业资讯 > 正文
    推荐阅读

估值100亿港元!港股首宗De-SPAC交易来了

时间:2023-07-20 14:18:00 阅读:469 编辑:admin 来源:市场调查公司

Aquila公告称,已与找钢网签署业务合并协议。找钢网将以De-SPAC(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上市)模式提交在港上市申请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港交所自2022年起实施SPAC制度,Aquila是首家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的SPAC公司,于2022年3月挂牌,募资10亿港元。合并前,找钢网的投前估值超100亿港元。

SPAC全称是特殊目的收购公司,本质是一家没有实际业务运作的空壳公司,在首次公开募集资金上市后,须在规定时间内并购一家未上市企业,使后者间接获得上市地位,这一过程被称为De-SPAC。

若上述交易顺利完成,找钢网将成为*家通过De-SPAC路径在港上市的公司。按约10亿港元的SPAC托管账户和约6亿港元的PIPE融资金额之和计算,此IPO也将成为2023年以来按融资规模排名第三的香港上市交易。

但今年以来,资本市场情绪低迷,也让香港IPO存在挑战。通过SPAC模式上市,虽然可拥有SPAC发起人的全程加持、从多方面提高上市确定性,但香港SPAC的门槛相对较高,强制要求一定数量的第三方合格投资者来佐证交易及估值的合理性,对找钢网来说也存在一定门槛。

作为互联网改造传统制造业的典型B2B企业,找钢网曾经历过6轮融资,总额超25亿元,并在2018年6月,成为*批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的AB股结构公司之一。然而,同期申请IPO的小米、美团等企业相继挂牌,找钢网上市进程却在此后陷入沉寂。

即便当时找钢网主动终止IPO进程,但过分依然钢铁供应商、极易导致亏损等风险也有所显现。时隔4年,告别一级市场输血自负盈亏的找钢网,又能否圆港股IPO之梦?

1、电竞男“勇闯”钢贸行业,6年估值翻263倍

找钢网的故事,还得从一个爱打电竞的IT男讲起。

找钢网创始人兼CEO王东出生于1976年,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,并获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。作为一个典型IT男,王东酷爱电竞的故事也让找钢网的创办在业内成为了一个传奇。

在先后经历电子竞技创业以及担任老师一职后,王东在返乡偶然吃凉皮的经历中发现,互联网在传统行业也孕育着巨大的机会。2008年底,一家做钢铁贸易的大代理商要做网站搜索,对王东开出了offer,自此,王东便从高校离开进入了这一行业。

在钢铁这个大产业内,王东注意到买家在买钢材的过程中非常痛苦。售前,要不断询价、比价、议价、锁货;售中有结算、付款等等,售后还有发票,可能还存在质量预处理,传统钢贸交易过程过于繁杂。

2011年下半年,钢铁作为工业的晴雨表,让王东看到宏观经济变化下的大机会。王东注意到,一个几万亿的行业突然要从卖方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变。

基于行业痛点,王东一开始想做一个钢铁行业的“去哪儿网”,能够很精准地帮助买家,先通过搜索技术帮买方找货切入,逐步改变过去繁琐的行为,亦成为找钢网诞生的原动力。

为此,王东找到了打游戏认识的王常辉,随后一些游戏玩伴也陆续吸纳进来。就这样一支具备电竞基因的创始团队在钢贸领域诞生。

2012年3月,创始人王东与联合创始人王常辉及饶慧钢成立了上海钢富(即找钢网的前身),并于同年7月完成A轮融资,随即推出在线钢铁交易系统,并开始提供信息搜索和撮合服务。公开资料显示,真格基金和险峰长青是找钢网初创时的伯乐,其天使投资为找钢开启了创业征途。

后来,在一级市场,找钢网一跃成为风投宠儿,在资本助力开始狂飙。

最新招股书显示,找钢网一共在2012年-2018年一共完成6轮融资,IDG、红杉资本、经纬中国等国内一线投资机构竞相投资,融资金额也屡创新高。6年间,找钢网6轮融资金额近25.28亿元,投后估值从3000万飙升至约79.3亿元,翻了近263倍。IPO前,王东持股15.75%,按当时估值计算身家为12.5亿元。

提交上市申请前一个月,找钢网分别向真格、经纬、Tenzing进行了部分股份回购。根据计算,当时每股回购价为7.13元,较之前投资股价,三家分别净赚4938万元、4009万元和649万元。

早期投资人盆满钵满的同时,找钢网也背靠明星资本快速发展,开启了其*次转型,从撮合平台转向自营模式,却不想,正是成也自营、败也自营。

据此前找钢网2018年招股书显示,自2015年起,找钢自营板块毛利每年都高于联营板块,2017和2018年甚至达到2倍以上。然而,高额的利润也让找钢资产越来越重,成本骤增。

2015年至2017年,找钢网自营商品交易总额分别为60.67亿元,87.19亿元,172.28亿元,来自自营模式的收入分别占到总收入的99.2%、96.8%、98.7%。

但同期毛利却很低,分别为3854.9万元、3.41亿元、4.828亿元,毛利率分别为0.6%、3.8%、2.8%,年内亏损分别为10亿元、8.22亿元、1.23亿元。2017年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.014亿元。

这意味着自营模式的钢贸业务为找钢网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和收入,并随着规模增长在2017年实现了盈利,但是它也存在着固有的天花板,让找钢网接下来的故事并不好讲。

2、二闯港交所,找钢网4年蛰伏成效几何?

2019年的5月,对于找钢网来说有点冷。

找港股上市搁浅后,找钢网首席财务官华硕、首席战略官郎永淳等人相继离职,这家明星公司随后进入了沉寂期。

没有了资本输血,找钢网也需自我进化。

自2019年起,找钢网就开始探索平台化转型。于找钢来说,完全放弃自营业务是一个艰难的选择,但却是盈利*解之一。

自营天然的模式弊病会逼得找钢不得不在自营与平台之间做出选择。而完全第三方化的模式可以打消客户疑虑,提升用户数、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性,增加服务费,提升毛利。

为了完成由重资产型向轻资产型转变,成为第三方平台电商,找钢网已将自营业务完全剥离,交易、物流、仓储、加工、金融科技、SaaS、大数据等业务都实现了平台化。

据灼识咨询资料显示,于2022年,找钢网录得数字化平台三方钢铁交易量35.3百万吨,占中国三方线上钢铁交易总量的约38%。按2022年线上钢铁交易量计,找钢网运营着全球*的三方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。

招股书显示,2020年、2021年、2022年及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,找钢网分别产生未经审核总收入13.5亿元、13.5亿元、9.1亿元及2.2亿元。三年营收36亿元,其中2022年收入略有下滑。对此,找钢网表示主要由于环境变化导致影响了钢铁采购需求和物流服务。

而毛利率作为转型的成绩来看,表现较佳。

由2020年的15.4%上升至2021年的25.5%,于2022年则为25.4%。今年以来,其毛利率由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30.9%上升至2023年同期的32.3%,继续保持增长态势。

但即便如此,找钢网的亏损之态仍然未解。

于2020年、2021年、2022年及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分别产生净亏损4.56亿元、2.74亿元、3.66亿元及0.45亿元。

对此,找钢网将其归咎于2022年收入减少、2021年行政开支增加、2021年研发开支增加及2021年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。

虽然亏损依然持续,但随着2023年找钢网重启赴港上市来看,今年业务表现可能也是其重拾上市信心的源头之一。

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,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0.45亿元,较去年同期减少36.4%,且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从-37.7%提高至-20.4%。

结合现金流来看,找钢网于2020年、2021年、2022年及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,分别录得正向经调整经营现金流为0.37亿元、2.33亿元、4.8亿元及1.38亿元。

亏损收窄以及正向现金流似乎在佐证昔日明星项目的增长潜力。找钢网亦计划将所募集资金用于拓宽买家群体、增强技术实力,以及探索跨行业扩张等用途。

从找钢网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投后估值79.3亿元来看,此次上市估值较之前上调近13亿元。如若上市成功,找钢网创始人王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仍将持有公司约20%的股份。

QQ在线咨询
给我们留言

咨询电话

0755-88990007